玻璃钢冷却塔的树脂选择直接影响其耐温性、耐腐蚀性、力学性能及使用寿命,需根据工况环境、运行条件等综合确定核心要求。以下是关键技术与性能要求:
-
力学性能
- 拉伸强度:树脂固化后与玻璃纤维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,需具备足够拉伸强度(≥80MPa),以承受冷却塔运行时的水压、风荷载及自重,避免壳体变形或开裂。
- 弯曲强度:冷却塔的塔体、淋水填料支撑结构等需抗弯曲(≥120MPa),尤其大型冷却塔(直径>5m)需更高弯曲模量(≥8GPa),防止长期受力下的蠕变。
- 冲击韧性:树脂需具备一定韧性(冲击强度≥15kJ/m²),以应对安装、运输中的磕碰或极端天气(如冰雹)的冲击,避免脆性断裂。
-
工艺适应性
- 流动性:手糊、缠绕等成型工艺要求树脂在常温下有适宜粘度(25℃时 500-1500mPa・s),便于与玻璃纤维浸润、脱泡,确保复合材料密实性(气泡率≤3%)。
- 固化特性:室温固化树脂需在 20-30℃下 4-8 小时初步固化,24 小时完全固化,且固化收缩率低(≤3%),避免因收缩产生内应力导致开裂。
- 操作性:与固化剂、促进剂兼容性好,配比范围宽(如固化剂添加量 1%-3% 可调节),适合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施工(冬季可通过升温加速固化,夏季可减缓)。
-
耐温性
- 根据循环水温选择:
- 低温(≤80℃):树脂热变形温度(HDT)≥90℃,如邻苯型聚酯(HDT 80-100℃);
- 中温(80-150℃):HDT≥130℃,如乙烯基酯树脂(HDT 120-180℃);
- 高温(>150℃):HDT≥180℃,如酚醛树脂(HDT 180-250℃)或双马来酰亚胺(HDT 200-280℃)。
- 需耐受温度波动(如昼夜温差、停机再启动),避免反复热胀冷缩导致界面分层。
-
耐腐蚀性
- 抗水及水汽老化:长期接触循环水(尤其是硬水、含氯水)时,树脂需耐水解(吸水率≤1.5%/24h),避免分子链断裂导致强度下降。
- 耐化学介质:根据循环水成分(如 pH 值、含酸 / 碱 / 盐浓度)选择:
- 中性水(pH 6-8):邻苯 / 间苯型聚酯可满足;
- 弱酸碱(pH 4-10):间苯型聚酯或乙烯基酯树脂(耐酸优于聚酯);
- 强腐蚀(如含硫酸、硝酸、有机溶剂):需特种乙烯基酯(如酚醛环氧型)或酚醛树脂。
-
耐候性
- 户外使用时需抗紫外线老化:树脂需添加紫外线吸收剂(如 UV-531)或选择本身耐候性好的类型(如间苯型聚酯比邻苯型耐候性优,乙烯基酯树脂耐候性更佳),避免长期暴晒后出现粉化、变色、强度衰减(年均强度保留率≥90%)。
- 抗霉菌生长:湿热环境下需具备抗霉菌性(如添加防霉剂),防止微生物附着导致树脂降解。
-
老化性能
- 长期使用(10 年以上)后,树脂的力学性能保留率需≥70%,无明显龟裂、剥落或粉化。
- 抗疲劳性:在循环荷载(如水冲击、振动)下,树脂与纤维界面结合力稳定,避免分层或纤维拔出。
-
阻燃性(特殊场景)
- 靠近火源或有防火要求的场合(如化工厂区、电厂),树脂需达到阻燃等级(如 UL94 V-0 级),氧指数≥28%,且燃烧时低烟、低毒(如添加氢氧化铝阻燃剂的阻燃型聚酯)。
- 成本适配性: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,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树脂(如普通工况用邻苯型聚酯,而非高价乙烯基酯),避免性能过剩导致成本浪费。
- 供应链稳定性:选择市场供应充足、品牌成熟的树脂(如国内间苯型聚酯、进口乙烯基酯),避免因原材料短缺影响生产进度。
玻璃钢冷却塔树脂的核心要求可概括为:“力学达标、耐温适配、抗腐耐候、工艺可控、长期稳定”。实际选择时需结合具体工况(温度、介质、环境)进行性能测试(如浸泡试验、热老化试验),并平衡成本与寿命,确保冷却塔在设计寿命内(通常 10-20 年)安全可靠运行。